十三御碑亭

十三御碑亭
在孔庙大成门前。
是金、元、清三代帝王为保护唐宋以来祭孔、修庙石碑而建。
南面中央两座建于元代,左右两座建于金明昌六年(1195年),余为清代建筑。
十三亭均为木构,呈正方形,重檐八角,彩绘斗栱,黄瓦朱甍。
共有石碑五十三座,凡御碑均以赑屃(音币戏。
神话中龙之子,擅长负重)为趺。
最早为唐总章元年(公元668年)《唐赠太师鲁国孔宣公碑》和唐开元七年(公元719年)《重修孔子庙碑》,次为北宋太平兴国八年(公元983年)《重修兖州文宣王庙碑》,都在金代所建两座碑亭内。
最大的一块为清康熙二十五年(1686年)所立,碑身重35吨,加上碑下赑屃,约重65吨,碑石采自北京西山。
元代碑亭内有元大德十一年(1307年)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的八思巴文碑,译有汉文,是研究我国蒙汉文字的重要资料。
碑亭院内,古柏蓊郁葱笼,多为金、元时所檀。

China Attractions dictionary (中国名胜词典). 2013.

Игры ⚽ Нужно сделать НИР?

Share the article and excerpts

Direct link
Do a right-click on the link above
and select “Copy Link”